2013.08.03:2013 Curating Now and Institutions Forum Series 3(2) | 2013策展與機構論壇系列三 (2)

 

 

 

08.02-08.04:2013 Curating Now and Institutions Forum Series 3 | 2013策展與機構論壇系列三 1-6pm

 

(For English please scroll down)

(本活動備有中英翻譯 Speech in En/Ch) 

 

台北當代藝術中心在2013年策辦的「策展與機構論壇」,試圖從多種不同的策略來討論今日策展與機構的議題,它包含了2個展覽、系列座談及演說,以及策展人與藝術家作品發表會。這同時也是2013年2月台北當代藝術中心移至現址後,第一個系列性的國際計畫。

8月2日、3日、4日的系列論壇,邀請了國際機構策展人及組織者分享其對藝術機構的思考與實踐。包括亞洲藝術文獻庫(Hammad NASAR),para/site(Cosmin COSTINAS),ruangrupa (Mirwan ANDAN),曼徹斯特華人藝術中心(Elizabeth WEIWIORA),以及台灣的「打開當代藝術中心」組織群。此外,基.哈默斯將發表他的策展研究方法論,以及王柏偉及鄭美雅個別策劃的本地藝術家座談。

這個系列論壇,也包含兩個展覽:「案例研究#1」(基.哈默斯策劃,7/27-8/11,台北當代藝術中心),他以「手提箱展覽」作為研究案例,呈現他長期發展的策展方法論、策展的動態開放研究過程,展覽的政治經濟學及展示方式的分析討論。第二個展覽則為「錄像局」(8/24-9/8,台北當代藝術中心),以非營利機構與藝術家間的契約文件作為展覽主體,討論非營利機構在藝術生態中的生產角色,脈絡,以及機構與藝術家之間的依存及協商關係。

(本活動備有中英翻譯)

 

 

Aug. 3 (Sat.)

1:00-2:30  《機構是藝術裡最不有趣的部分》

講者:寇斯明.柯斯提納斯(Cosmin COSTINAS)

 

2:30-2:50 PM 中場休息

 

2:50-4:10PM   《擴張空間與公眾

講者:馬讓.安登 (Mirwan ANDAN)

引言人:方彥翔

簡介:這個講座介紹ruangrupa作為雅加達的藝術組織,如何藉由視覺藝術的媒介探討都會空間的議題。這反映在「減壓10號: 空間與群眾的擴張」(Decompression #10: Expanding the Space and the Public)的活動上,這是個ruangrupa十周年的慶祝活動,也是一種在都會脈絡下,衡量他們的政治理念與社會角色的方式。演講以組織、藝術性策略與社會網絡的角度,介紹此組織如何能屹立不搖13餘年至今。

 

4:10-4:30 中場休息

 

4:30-6:00PM   《創造現實

鄭美雅+姚瑞中,高俊宏

簡介:藝術家如何創造現實?實用藝術(useful art)是不是藝術?藝術如何在現實中,創建一個真實的政治關係?Tania Bruguera的「國際移工運動」,從設立一個長期的移民社區服務中心進行實用的社區服務起始,逐步動員社區居民的政治意識;在台灣,姚瑞中的「海市蜃樓:台灣公共閒置設施」,將政經結構如何形構台灣的公共空間予以顯形化,而其集體創作的模式,則成為政治意識的啟蒙與傳遞。湯皇珍的「藝術職業者工會」,以一連串的組織運動,凸顯、建構藝術家的主體身分─勞動者。而身為藝術家,高俊宏以論述者、觀察者與策劃者長期觀察東亞的政治運動,並作為建構其作品的方法論及材料。這些計畫成為台灣當代社會犀利的解剖刀,也挑戰了藝術機制的系統。

 

 

講者簡歷:

 

 

寇斯明.寇斯提納斯(Cosmin Costinas )1982年生於羅馬尼亞Satu Mare,是香港Para/Site的執行長/策展人。他曾擔任荷蘭烏特勒支當代藝術基地(BAK)的策展人(2008-2011)、第一屆烏拉爾工業雙年展的聯合策展人(與Ekaterina Degot 及David Riff) ,以及第12屆文件展雜誌項目的編輯成員 (2005–2007)。Costinas在Para/Site策劃了以下的展覽:「疫年日志:恐懼、鬼魂、叛軍、沙士、哥哥和香港的故事」 (與Inti Guerrero, 2013); 「也許美強化了我們的決心」(2013); 「太平天國—可能的歷史的交匯:藝術家: 艾未未、謝德慶、蛙王郭孟浩、黃馬鼎在紐約,SALT,伊斯坦堡」(與Doryun Chong, 2012); 「儀式、思考、筆記、火花、搖擺、罷工和香港的春天(與 Venus Lau, 2012); 2011 (2011)。在BAK他則策畫了「伊卡羅斯太空號13. 他處的進程」 (2011);「在Olga Chernysheva的作品中間」 (2011); 「我在Rabih Mroue之下簽名」 (2010,  於2011年在倫敦Iniva、瑞典 Lunds konsthall、布拉格tranzit+display與德國Wurttembergischer Kunstverein Stuttgart巡迴展覽); 「Boris Charmatz的零號博覽會」 (2010); 「第一個前西議會」 (與Maria Hlavajova, 2009) 與「Mona Vatamanu與Florin Tudor的剩餘價值」 (2009)。

他共同創作了小說「菲利普」(2007年),作品廣泛發表於全球眾多雜誌、書籍及展覽場刊。Costinas在歐洲和中國多間學府及藝術學院進行教授及演講。近期其它策展項目包括:「毀滅最終簡化之後」(After the Final Simplification of Ruins)。「特定地方歷史編纂的形式」(Forms of historiography in given places)於維多利亞的Montehermoso文化中心(2009)、「像個Attali報告,但不一樣」(Like an Attali Report, but different)、「以科幻與政治的想像」於巴黎Kadist藝術基金會(2008)。Costinas 現居並工作於香港。

 

Mirwan Andan於1980年11月10日,出生於印尼South Sulawesi。他在Watampone 與Makassar念了六年的伊斯蘭寄宿學校。自 1999至2004年就讀於Makassar的 Hasanuddin大學,主修法國文學,2012年在雅加達的印尼大學畢業,主修政治科學的比較政治學。自2007年起在ruangrupa擔任研究與發展人員。他也是印尼藝術聯盟的文化政策會員。他的著作刊登於《印尼電影圖錄》、《城市標籤》、《亞洲文化學期刊》與《Kompas日報》。他曾獲邀參與許多青年交換活動、研討會、講座等: 韓國ASEAN-Future目標青年交換計畫(2001); 巴黎ASEF獨立創意藝術中心領導訓練營(2007); 韓國Loop畫廊亞洲藝術論壇 (2010); 曼徹斯特華人藝術中心亞洲三年展 (2011); 洛杉磯RED CAT的獨立狀態-另類空間的全球論壇(2011); 洛杉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印尼研討會- 全球與跨國觀點中的印尼(2012)。自從2012年,他作為泰國Prince Songkla大學的亞洲藝術課程的客座教授– 印尼Universitas大學人類學院的交換計畫。

 

鄭美雅(Meiya CHENG)生於1975,居住並工作於台北。現為獨立策展人,台北當代藝術中心理事長。曾任台北當代藝術館策展人(2006-2008))。精選策展經歷:「擴增世界」第六屆台北數位藝術節國際邀請展(2011,剝皮寮歷史街區),「未來事件交易所」(2012,與姚嘉善共同策展,台北當代藝術中心),「遊牧影展錄影藝術特輯」(2010,台北當代藝術中心)。近期展覽計畫:「第六屆皇后雙年展」(2013,與岩崎仁美共同策展,皇后美術館,紐約。)

她關注藝術生產中勞動與價值的交換機制及權力關係,以及藝術機制本身的系統性問題。她試圖討論藝術機構可能的開放性架構,以及它作為一個運作機制,如何作用於藝術體系。據此,她共同參與了台北當代藝術中心的成立及運作,試圖發展出一個開放性架構,以群體合作的模式,凝聚一個藝術社群,並共同營運這個實驗性的獨立機構。

受邀參與講座包括2011曼徹斯特亞洲三年展-「未來機構」,德國萊比錫當代藝術館,亞太三年展(2012)等。近年發表文章散見於典藏今藝術、畫廊雜誌(中國)、藝術與投資(中國),主編讀本:「歐洲重要嗎?」(2013, 為芭芭拉.史黛娜擔任藝術總監的歐洲n次方計畫之一)。

————————————————————————–

 

08.02-08.04 Curating Now and Institutions Forum

Organized by Taipei Contemporary Art Center (TCAC), Curating Now and Institutions Forum intends to discuss issues surrounding curating and institutions. It includes two exhibitions, panel discussions, talks and art works presentations. This is also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project since TCAC moved to its current address in February 2013.

For the Forum discussions on August 2, 3 and 4, TCAC has invited artist, curators and organizers to share their thoughts and practices on art institutions. They include Hammad NASAR (Asia Art Archive), Cosmin COSTINAS (Para/site), Mirwan ANDAN (ruangrupa), Elizabeth WEIWIORA (Chinese Arts Center, Manchester) and the team of Open Contemporary Art Center. In addition, Kit HAMMONDS brings us a speech on curating research. Po-wei WANG and Meiya CHENG organize panel discussions of local artists.

This forum also includes two exhibits, one is curated by Kit HAMMONDS, Case Studies #1 (July 27-Aug. 11.) He chooses Suitcase Shows as a case study “where the exhibition itself is the site of research, and is open to contributions from the public.” Video Bureau” (Aug. 24-Sep. 8) displays contracts between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nd artists. It shows the role and context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n art production. It also tackles the co-dependent and negotiating relations between organizations and artists.

(Chinese/English interpretation provided.)

 

Aug. 3 (Sat.)

1:00-2:30   The Institution is the least Interesting Part of Art

Cosmin COSTINAS

2:30-2:50 PM Break

2:50-4:10PM    Expanding the Space and the Public

Speakers: Mirwan ANDAN

Moderated by FANG Yen- Hsaing

4:10-4:30 Break

4:30-6:00PM   Creating Reality

Meiya CHENG+YAO Jui -Chung, Kao Jun- Honn

 

 

Speakers’ Biography

 

Cosmin COSTINAS (b. 1982, Satu Mare, Romania) is the Executive Director/Curator of Para Site, Hong Kong. He was the Curator of BAK, basis voor actuele kunst, Utrecht, Netherlands (2008-2011), co-curator (with Ekaterina Degot and David Riff) of the 1st Ural Industrial Biennial: Shockworkers of the Mobile Image, Ekaterinburg, 2010, and Editor of documenta 12 Magazines, Kassel/Vienna (2005–2007). At Para Site, Costinas curated the exhibitions: A Journal of the Plague Year. Fear, ghosts, rebels. SARS, Leslie and the Hong Kong story (with Inti Guerrero, 2013); It May Be That Beauty Has Strengthened Our Resolve (2013); About Films. Deimantas Narkevicius (2012); Taiping Tianguo: A History of Possible Encounters: Ai Weiwei, Frog King Kwok, Tehching Hsieh, and Martin Wong in New York (with Doryun Chong, 2012); rites, thoughts, notes, sparks, swings, strikes. a hong kong spring (with Venus Lau, 2012); Two Thousand Eleven (2011). At BAK, he curated Spacecraft Icarus 13. Narratives of Progress from Elsewhere (2011); In the middle of things by Olga Chernysheva (2011); I, the Undersigned by Rabih Mroue (2010, toured throughout 2011 at Iniva –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Visual Arts, London, Lunds konsthall, Lund; tranzit+display, Prague; and Wurttembergischer Kunstverein Stuttgart); Expo Zero by Boris Charmatz (2010); 1st Former West Congress (with Maria Hlavajova, 2009) and Surplus Value by Mona Vatamanu and Florin Tudor (2009). He co-authored the novel Philip (2007) and has contributed his writing to numerous magazines, books, and exhibition catalogs across the world. Costinas has taught and lectured at different universities and art academies in Europe and Asia. Other curatorial projects include: After the Final Simplification of Ruins. Forms of historiography in given places, Centro Cultural Montehermoso Kulturunea, Vitoria-Gasteiz, 2009 and Like an Attali Report, but different. On fiction and political imagination, Kadist Art Foundation, Paris, 2008. Costinas lives and works in Hong Kong.

 

Mirwan ANDAN was born in Watampone, South Sulawesi, Indonesia in November 10th, 1980. He studied in Islamic Boarding School for 6 years in Watampone and Makassar, South Sulawesi. From 1999-2004 he studied at Universitas Hasanuddin, Makassar, majoring French Literature, and finished studying Political Science at Universitas Indonesia, Jakarta in 2012, focusing Comparative Politics. He has been working in ruangrupa as researcher and developer since 2007. He is also fellow for cultural policy at Indonesian Arts Coalition. His writing appears in Indonesian Film Catalogue, City Stickers, Journal of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and Kompas daily newspaper. He was invited to participate in various youth exchange programme, seminars, and symposium, among others: participant of Korea ASEAN-Future Oriented Youth Exchange Project 2001, South Korea (2001); Independent Creative Art Space Centre Leadership Training, ASEF, Paris (2007); Asia Art Forum, Gallery Loop, South Korea (2010); Asia Triennale Manchester, Chinese Arts Centre, Manchester (2011); State of Independence – A Global Forum on Alternative Space, RED CAT, Los Angeles (2011); Indonesian Studies Conference 2012 – Indonesia in Global and Transnational Perspective, Centr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UCLA, Los Angeles (2012). Since 2012 he is guest lecturer of Asian Art Class for Prince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 Universitas Indonesia Undergraduate Exchange Programme at Faculty of Humanities, Universitas Indonesia.

 

Meiya CHENG (b. 1975,) is a freelance curator, and now the chair of Taipei Contemporary Art Center. She lives and works in Taipei. She has worked as the curator of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Taipei (2006-2008.) Her selected curated exhibition include : Augmenting the World, (The 6th Taipei Digital Art Festival, international section, 2011)) Trading Futures, (co-curated with Pauline Yao, TCAC, 2012.) Urban Nomad Film Festival video art section (TCAC, 2010.) Exhibit in planning is 6th Queens International (co-curated with Hitomi Iwasaki, Queens Museum, NYC.)

Cheng focuses on the exchange mechanism of labor and value, and the structural issues in art production. She intends to discuss the possibilities of creating an open structure in institutions, and if such models could serve as a mechanism to create changes in the system. She was invited to participate in forums, seminars include Asia Triennial Manchester (2011),Leipzig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2011) and Asia Pacific Triennial (2012.) She has contributed in magazines Artco magazine (Taiwan.) Art and Investment (China) and Broadsheet(Australia). In 2013 she edited the reader “Does Europe Matters?” (a project as part of Goethe Institute’s transnational project Europe (to the power of) n, directed by Barbara Steiner.

 

 

2013策展與機構論壇系列三

計畫發起及組織:鄭美雅
共同主持:方彥翔
執行團隊: 鄭美雅、方彥翔、蘇珀琪、陳小雜、吳虹霏、許峰瑞、余政達

主辦單位:台北當代藝術中心
協辦單位:台北國際藝術村
贊助單位: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2013 Curating Now and Institutions Forum Series 3
Initiated and organized by Meiya CHENG
Co-organized by Yen-Hsiang FANG
Executive Team: Meiya CHENG, Yen-Hsiang FANG, Frankie SU, Haisu-Tsa Eleanore Chen, Hung-Fei Wu, Ray HSU, YU Cheng-Ta

Hosted by Taipei Contemporary Art Center
In Collaboration with Taipei Artist Village
Sponsor: National Culture and Arts Foundation

_tcac-logo

AIR_Logo
NC&AF

 

 

活動紀錄1

TEXT/林欣蘋

Para Site的宗旨與變遷

Para Site藝術空間創辦於1996年,是香港第一個當代藝術機構,恰如其分地反映出香港回歸之際的公民自主意識。以機構化體制表達公民意識,Pare Site並非先例,1950、60年代,西方為抗爭成立的藝術家團體有如雨後春筍,可見藝術機構的生成本源自不同文化脈絡,並非肇因於西方與非西方間的衝撞或繼承。「機構」旨在尋找架構,構築和社會溝通的模式,Para Site企能成為藝術家與社會大眾溝通的平台,傳達大眾對藝術家的期望、影響藝術家的作品,同時支持年輕藝術家、提供香港歷史的脈絡進而建構出藝術家回應社會的方式,更有志於開拓新領域,發揮論辯與出版等功能,成為批判性藝術思考空間。他們尤注意符合香港時代脈絡、能和香港大眾互動的作品,藝術家的個人背景不在考量範疇,重要的是作品能溝通香港大眾及其意識型態。

時移事往,港中關係和藝術環境俱起了變化,Para Site在機構林立的今日反而成了較小的藝術團體,力量不及許多新機構,加以當代藝術幾乎包攬了所有現代文化的形式,這種所謂國際化的當代藝術恐怕掩蓋了區域特色與本地經驗,促使他們重新檢視自身的功能與定位,制定新的策展與發展方向:

一、      從其他地域尋找香港的歷史脈絡。

二、      與其他單位合作,尋找和香港經歷過相似的氛圍與歷史過程的區域,以企對照、並陳之效。

以下舉兩個具體案例,呈現Para Site 當今面貌:

 

案例一:太平天國──可能的歷史的交匯:藝術家: 艾未未、謝德慶、蛙王郭孟浩、黃馬鼎在紐約,SALT,伊斯坦堡(2013)

如今正在進行的「太平天國」展覽,希望呈現出社會在太平表象之下隱藏的不安與正在發生的改變。展品包括艾未未昔日的攝影作品,當時的藝術家只是一個用相機記錄美國的移民,但已充分展現才華,以特別的角度記錄下美國80、90年代的社會運動與事件。美國與移民間的關係和香港由被殖民到後來回歸中國的情況雖看似無關,實則隱含有可溝通的脈絡

其中部分照片可看到紐約在新舊城市型態交戰之下,引發東村反抗城市仕紳化的情景,作品後來在伊斯坦堡展出,適逢伊斯坦堡正在抗議綠地變成購物中心、造橋工程摧毀城市,巧妙地和當地社會形成對照。此一現象的意義除了藝術成功國際化,連結美國、香港與土耳其之外,更在於打破昔日藝術「須由帝國認可才能發散到其他地區」的路徑,跳過中心,在邊陲流通。

展覽希望傳達的除了地域對照的關係,亦包括藝術家彼此之間的關係,因此在策展時便假設藝術家彼此有關連,並追尋索術家的背景,期望最終能呈現這些關係,最後果然應證假設、挖掘出各種關聯,如謝德慶曾是艾未未的房東等,形成一種新的論述與思考。

 

案例二:疫年日志:恐懼、鬼魂、叛軍、沙士、哥哥和香港的故事(2003)

2003年,SARS爆發、張國榮於四月自殺,香港頓時壟罩在沉重的氛圍下,值得注意的是,彼時SARS隔離人群,張國榮的葬禮卻又吸引群眾參加,彷彿集體反抗政府控制疫情的要求,最後竟造就僅次於天安門事件的群眾運動,兩起事件互相影響,具體呈現出香港公民精神的發酵。

SARS造成香港經濟衰落,政府為振興經濟,開放大陸以自由行的方式進入香港,港中關係日益緊張,對房地產市場及當地發展造成巨大的影響。中國毒奶粉事件爆發後,自詡為自由經濟體的香港甚至規定中國人購買奶粉的數量,香港對中國的排斥與抗拒,亦可對應過去國際恐懼中國廉價勞工侵吞市場、日俄戰爭後害怕日本侵略全球等情形。

Para Site該年遂以英國作品《疫年日志》為展題,回顧歷史、呈現當代。

 

活動紀錄2

TEXT/林曉恬

Expanding the Space and the Public擴張空間與公眾

Mirwan ANDAN大學時就讀法國文學和政治學,跨領域的學習經驗下現為ruangrupa研究與發展人員,創立於2000年的ruangrupa重視青年藝術家和城市關係,城市文化的解壓,公共空間如何對話,Andan今天將為我們分享組織創立13年的經驗。(播放組織創立影片,創立過程和展演)

ruangrupa為視覺空間的意思,LOGO的設計除了創立人外沒人知道意思,2000年時搬遷多次,為一個社交和各種活動都可享受的空間。ruangrupa選定位在南方的首都雅加達,雅加達雖為印尼主要的藝術活動地方,但內容和對像相當主流,多島的印尼有來自各地區的很多藝術家和正就讀和剛畢業的藝術大學學生,大部分的人皆居住在雅加達有較長的時間,而因此選定雅加達讓視覺藝術得以發揮也是進入藝術殿堂的機會。

ruangrupa為自己出資成立的非營利組織,而後透過作品的展售和國內外機構以及政府的贊助得以落腳自力更生。而選定在首都有好有壞就和其他大城市一樣,好處是吸引人才,卻也會因此為外縣市所詬病。我們希望有更多來自個不同地區不同領域的人,不僅是藝術,更多的文化並一起參與社會問題。

藝術家們一開始並沒有足夠的空間作展演,到2006年開始固定每年六檔展覽,來自多元的藝術家想要涵蓋的對象多和涉及較廣的社會問題。舉行大型的音樂會,並依成員的喜好邀請國內外的音樂團體來做表演。

1998年為印尼社會、經濟,政治重要的里程碑,成員曾因讀諾貝爾的作品被囚禁,政府以作品和該政黨為由。2001舉辦第一次的OK錄像藝術節,經費不足沒有辦法盛大舉行,但自此每兩年舉行一次,到了2007年第三屆時最為盛大,包括了手機和相機的普及大眾參與藝術,九十九位內外藝術家的錄像作品,工作坊,國家藝廊,都市公共空間的各個地方。2009年主題是喜劇鬧劇,那年選舉的旗幟標語遍布各地無論大街小巷對於民眾有如鬧劇。

2004年的雅加達32℃,是針對學生舉辦(無論科系),1998年印尼就可以上街表達意見,也成為那年主要的活動,但後來不久就很快退燒。雅加達32℃有評論家也有學生參與評選,2011年得獎可以在國家藝廊,對家長和學生很震驚,但作品很無聊,下次舉辦會在2014在全國10個社區提供攝影器材,作品會在OK錄像藝術節中播放,有工作坊以及有關藝評,希望藝評不只在國家藝廊並在各領域及文化。文化工作者和藝評家參與關心的目標是生長的地區。

Stiker Kota是本研究出版書,印尼隨處可見貼紙但沒有人知道它是要給誰、來自哪和為什麼,而這些貼紙圖案有政黨、國家、民族主義、納粹,切格瓦拉……透過展示出版還是不知道貼紙的用處和原由。

我們舉辦的期刊、論文、展覽,是很多年輕藝術家的首次個展,也有策展工作坊讓學生說明作品。2006年那年最為有趣,我們建設一系列很時髦但非功能性的公車站,種有小花花圃讓人觀賞、搭乘非法交通工具的地圖、畫VIP位區、掛大沙包給人發洩、設置大鏡子來整理儀容、盪秋千讓人放鬆玩,這些種種點子是由十所雅加達的大學學生提案,OK錄像藝術節開討論會和藝術評論。

Q:主題是如何選出?用什麼策略?

A:車流量,交通是很大的問題,通勤人數很多很大量;交易,有人會到家裡敲門問需要換紙鈔的服務,來賺取其中的差額,從這類種種的社會議題來成為主題。

 

活動紀錄3

TEXT/林欣蘋

鄭美雅:實用藝術的界定

策展人鄭美雅首先提出三個藝術家發起的行動,企圖由實用藝術的實例反映出藝術作品定義的曖昧地帶。2010年,陳界仁在北美館舉辦個展聲援派遣工,無預警表示再也不進北美館開展,衝撞北美館的商業化發展。台灣派遣工問題嚴重,國營企業如美術館並未直接聘僱工人,使受雇者遭受同工不同酬等不公待遇。陳企圖翻轉結構上的權力關係──即「把策展人和藝術家置放於較高的位置,派遣工卻苦無保障」,以行動訴諸社會。

2009年,藝術家湯皇珍發起「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對政府「有工作保勞保,沒工作保國民年金」制度提出質疑,質問背後的意識形態是否認定「身為藝術家等同無業」?湯接著參與五一勞工遊行,提倡藝術家是職業、需公會保障。如今工會已組成,提供藝術工作者勞健保服務,社運過程改變了社會與藝術家對彼此的認知,包括藝術家如何自我認同以及社會如何看待藝術家等。有趣的是,湯皇珍明確區分藝術創作和運動,她認為創作《遠行的人》才算自己的作品,藝術工會運動則否。

2008年,藝術家楊俊以「一個當代藝術中心,台北」提案參加台北雙年展,之後邀請五十多位身處不同藝術環境與地位的相關人參與聚會,討論各式社會藝術命題,包括藝術勞動價值、非官方當代藝術中心的必要性、高等教育的商品化等。楊俊並未自己主導討論,而是設計開放性架構,提供交流的機會與場域,作品便完成於討論結束的當下。

姚瑞中:《海市蜃樓》的創作過程

由藝術家姚瑞中主導的《海市蜃樓:台灣閒置公共設施抽樣踏查》系列第三冊將於近期出版,該書是姚帶領學生透過「返鄉踏查」所紀錄的閒置公共空間影像與情形。學生們偽裝成遊客在家鄉明查暗訪,並善用google與官方資源,以實證向政府回報閒置空間的浪費,亦向社會揭露台灣在開發主義與地方自治下釀成的巨大黑洞。

對姚瑞中而言,這種持續性行動「是不是作品」不在其考慮範圍,他更在意的是如何在短期內有效的將訊息傳播給媒體建檔、錄出。書籍出版後,《海市蜃樓》的工作團隊將書本寄給立法院及相關單位,加以媒體報導,引起官方重視,官員相約藝術家會面並承諾活化,姚建議將空間釋出給非營利組織、弱勢團體或藝文空間。值得玩味的是,該書在各大書店都有販售,在美術館反而不常看到。

高俊宏:藝術社會運動

藝術家高俊宏於七月在香港參與了與東亞藝術運動相關的計畫「東亞諸眾會議」,其中多來自日、韓、中國武漢及台灣案例,計畫將於年底出書。這項會議特別提出「東亞空間佔領藝術行動研究 」,共同思考群島的可能性,會中一位印度學者提到連結弱勢國家或區域的思維模式,以研究東亞各群島間的關聯。高亦提出「東亞群島能否找到一種跨越國家的無政府主義模式」,並認為該問題不同於傳統的社運,將是另一個思考方向。

高舉出各國從事的藝術行動,在韓國,39實驗室發起「綠洲計畫」,於政府的閒置空間中表演、仁川吉他工廠被壓榨員工的藝術行為、濟州島江濱村迎入藝術家共同從事反美軍基地運動;在日本,NIKE買下無住屋者流離的土地欲建設收費公園,東京藝術工作者到該地進行表演聲援;在台灣,藝術家針對大浦事件發起「我們都是張藥師」遊行、為紹興社區建立文史資料庫、藉花博發放抗議文件、拍攝海山煤礦災變、籌拍二戰時的宜蘭機場紀錄片等。

高認為這些用身體與藝術完成的行動不僅僅是社運,更是藝術行動主義,確實有被界定為作品的可能性。

藝術行動是藝術作品嗎?

最後,鄭美雅回歸討論命題,詢問姚瑞中與高俊宏:如何界定行動與作品?姚瑞中表示「海市蜃樓」是他和學生們的集體創作,高俊宏則引用Boris Groys 的藝術文獻(Art Documentation)概念,認為生命政治(Biopolitics)出現才有藝術文件,否則就只是藝術品,換言之,藝術家不是在生產作品,而是把生命過程化為藝術、建立文獻。鄭美雅則認為這些運動之所以無法在既有的藝術架構下被視為作品,是因無法得到商業資本、無法化為物件、無法顯形化、視覺化並作為展示品,挪移到其他的系統脈絡。

 

photo /  徐菱

1148802_10151841816434878_1984271987_n 1148937_10151841818299878_2005515460_n

 

相簿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1841816384878.1073741852.361110184877&type=3